财富资讯早参-20250813
信息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8-13
1、市场简评
昨日A股震荡整理,其中,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再创年内新高,合计成交金额比前一交易日继续增加,连续第76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关口。行业板块涨跌互现,多元金融、电子化学品、燃气、半导体、航运港口等涨幅居前,航天航空、小金属、水泥建材、生物制品、能源金属等走势较弱。
目前上证指数仍在上行的5天均线上方运行,显示大盘短线总体仍为上升趋势;目前上证指数仍在上行的60天均线上方运行,显示A股中线仍为上升趋势。
2、投资策略
最近的政策倾向不断透露出未来财政支出的方向正逐步转向居民端发力,这是未来经济恢复潜力的基础。如最新的生育补贴,虽然力度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开了先河的意义在于政策方向从投资端向居民端的转变。7月的政治局会议对海外风险的定调较4月份更为乐观,中美贸易谈判达成乐观结果仍是大概率事件。全球风险资产的强势并未有结束的迹象,无论是加密货币、海外股市都在贸易缓和、降息预期和强力财政的预期下持续上行,目前并没有走弱的形态和风险事件驱动出现,全球风险偏好的上行将助力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
中线A股投资者建议可以持有8成左右权益仓位,建议继续关注高股息板块龙头个股。如上证指数跌破60天均线,则宜择机减持走势较弱的品种。
短线投资者建议可以持有6成左右权益仓位,建议关注金融等强势板块龙头个股。如上证指数跌破5天均线,则宜择机减持走势较弱的品种,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1)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和体育总局近日印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方案》将落实关于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2)截至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均重返2万亿元,上一次如此“盛况”还要追溯至2015年。不过,若统计其在流通市值中的占比,目前比例仅为2.3%,仍处于近十年的均值水平。
目前,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为融资客前五大重仓板块,其中,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板块近1个月获其重点加仓。
(3)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方案》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的要求,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对提振消费的支持引导作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加快向好发展。
4、市场聚焦
(1)锂业“反内卷”重塑高质量发展格局
8月12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盘一度上涨9.77%,报8.88万元/吨,随后持续高位盘整,截至收盘,涨幅为2%不,这已是碳酸锂第二日的强势上涨,就在前一天,除即将交割的LC2508外,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均涨停。其中,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上涨8%,报收于8.1万元/吨。这一行情的直接原因是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枧下窝锂矿因采矿许可证到期停产。宁德时代8月1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正按相关规定尽快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早恢复生产,该事项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市场认为,停产打破供需平衡、催化价格反转的关键变量,更深层原因是新能源产业政策环境的根本性转变,今年以来,随着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实施,以及多部门联合推动的“反内卷”政策落地,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型。8月12日,就在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之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呼吁全产业链协同抵制恶性竞争,推动锂行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跟踪锂业龙头公司。
相关公司:天齐锂业002466.SZ、融捷股份002192.SZ
5、天天打新
5.1今日新股
新股申购 | 新股上市 | ||||
股票简称 | 申购代码 | 发行价格(元)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发行价格(元) |
能之光 | 920056 | 7.21 | |||
5.2今日转债
转债申购 | 转债上市 | ||
转债简称 | 申购代码 | 转债简称 | 转债代码 |
风险提示:
本资讯中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或者完整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能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本公司及与本公司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会承担因阅读和使用本资讯所造成的任何损失及其产生的法律责任。本资讯的版权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